Skip to content

基孔肯雅熱

基孔肯雅熱

2019年12月3日

病原體

基孔肯雅熱是由基孔肯雅熱病毒引起,並經蚊子傳播的傳染病。「基孔肯雅」是源自非洲馬孔德語中的一個詞,意思是「變得扭曲」,描述關節疼痛患者彎着腰的模樣。在非洲、亞洲、歐洲、美洲和印度洋及太平洋群島等地的國家曾經爆發疫情。

病徵

患者感染基孔肯雅熱後會出現發燒和嚴重關節痛。其他常見症狀包括肌肉疼痛、頭痛、噁心、疲倦和出現紅疹。症狀通常是自限性的,一般持續數天。基孔肯雅熱甚少會致命,大多數患者可以痊癒,但有些患者的關節痛會持續數月,甚至數年。

傳播途徑

人類主要透過被帶有基孔肯雅熱病毒的雌性伊蚊叮咬而受到感染。當基孔肯雅熱患者被病媒蚊叮咬後,病媒蚊便可能受到感染,若再叮咬其他人,便有機會將病毒傳播。本港並未有發現傳播基孔肯雅熱的傳病媒介埃及伊蚊,但另一傳病媒介白紋伊蚊卻非常普遍。這些蚊子主要在白天叮咬人,而叮咬的高峰期在清早和傍晚。

在罕有情況下,基孔肯雅病毒也可在嬰兒出生時由母親傳給新生嬰兒。

潛伏期

潛伏期為 2 至 12 天,通常為 3 至 8 天。

治理方法

曾前往受影響地區而出現有關症狀的旅遊人士須盡快求診。現時並沒有特定的抗病毒藥物治療基孔肯雅熱,治療方法主要是紓緩症狀,包括使用退燒藥、止痛藥和補充體液。

預防方法

現時並無有效的疫苗預防基孔肯雅熱。預防基孔肯雅熱的最佳方法是清除積水,防止蚊子滋生,以及避免被蚊子叮咬。

預防蚊子傳播的疾病的方法

  1. 穿著寬鬆、淺色的長袖上衣及長褲,並於外露的皮膚及衣服塗上含避蚊胺(DEET)成分的昆蟲驅避劑。
  2. 在戶外活動時採取額外的預防措施:
  • 避免使用有香味的化妝品或護膚品
  • 依照指示重複使用昆蟲驅避劑
  • 將氯菊酯(一種殺蟲劑)加在衣服和用品表面,例如帳篷、蚊帳。切勿將氯菊酯直接塗在皮膚上
  1. 科學研究顯示受感染者可以在發病前透過被蚊叮咬而把病毒傳播給病媒蚊,繼而造成進一步傳播。因此,旅遊人士從受影響地區回來後至少 12 天内須繼續使用昆蟲驅避劑作為防蚊措施。旅遊人士若感到身體不適,如發燒,應盡快求醫,並將行程細節告知醫生。

防止蚊蟲滋長

  1. 防止積水
  • 每星期為花瓶換水一次
  • 避免使用花盆底盤
  • 緊蓋貯水器皿
  • 確保冷氣機底盤沒有積水
  • 把用完的罐子及瓶子放進有蓋的垃圾箱內
  1. 避免蚊蟲滋生
  • 應妥善存放食物及處理垃圾

孕婦及 6 個月或以上的兒童可以使用含避蚊胺成分的昆蟲驅避劑。如兒童前往蚊傳疾病流行的國家或地區而有機會被蚊叮咬,兩個月或以上的兒童可使用濃度上限為 30% 的避蚊胺。 關於使用昆蟲驅避劑的詳情和須注意的要點,請參閱「使用昆蟲驅避劑的注意事項」

有關更多防治蚊子滋生的資料,請瀏覽食物環境衞生署網頁:http://www.fehd.gov.hk/tc_chi/pestcontrol/handbook_prev_mos_breeding.html


網上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