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肉毒中毒

肉毒中毒

2023年5月12日

病原体

肉毒中毒是一种由肉毒杆菌产生的神经毒素所引致的罕见但严重疾病。肉毒杆菌所产生的孢子耐热且在环境中广泛存在。孢子在无氧环境下发芽、生长并产生肉毒杆菌毒素。毒素可阻碍神经功能,继而引致瘫痪。肉毒杆菌毒素有七种(A – G)类型,当中四种(A、B和E型以及较罕见的F型)能引起人类中毒,而C、D和E型则可以引起其它哺乳动物、鸟类和鱼类中毒。

肉毒中毒有以下分类:

  • 食源性肉毒中毒由进食被肉毒杆菌毒素污染之食物所引致。食源性肉毒杆菌中毒的常见来源包括包装、腌制或发酵不当的食物。
  • 婴儿肉毒中毒是由于婴儿经受污染的泥土或食物摄入了肉毒杆菌孢子,孢子在肠道中发芽并释放毒素所致。这种情况一般不会发生在成年人和6个月以上的儿童中,因为在成长过程中肠道内会产生天然防御能力以阻止细菌的发芽和生长。虽然婴儿肉毒中毒有不同感染的可能途径,但一些案例与曾进食被孢子污染的蜂蜜有关。
  • 创伤性肉毒中毒是由于孢子进入开放性伤口并产生毒素所致,一般较为罕见。创伤性肉毒中毒多与滥用注射性药物及创伤有关。
  • 医源性肉毒中毒是因医学或美容原因而注射了过多的肉毒杆菌毒素所引致。
  • 其他类型包括吸入性肉毒中毒(如生物恐怖袭击)、水源性肉毒中毒及感染来源不明的肉毒中毒。这些种类的肉毒中毒非常罕见。

病征

早期症状包括明显疲累、虚弱乏力,随后出现视力模糊、吞咽困难和言语不清。食源性肉毒中毒可能会出现呕吐、恶心及腹泻。症状可发展至颈部和手臂虚弱无力,呼吸肌肉和下半身肌肉亦有可能受到影响,引致呼吸困难。而婴儿肉毒中毒的症状则包括便秘、食欲不振、虚弱、哭声改变和明显失去头部控制能力。

由于注射肉毒杆菌毒素会使相关肌肉无力,而毒素亦有可能扩散至注射部位以外的范围,故医源性肉毒中毒的病人可能会出现眼睑下垂、重影或视力模糊、咀嚼困难、声音沙哑,甚至吞咽、说话或呼吸困难等问题。

潜伏期

食源性肉毒中毒通常在接触后12 – 36小时出现症状,但亦可长至8天。创伤性肉毒中毒的潜伏期可长达两星期。而医源性肉毒中毒的症状则可在注射后数小时至数星期出现。

治理方法

诊断后应尽快使用抗毒素。及早用药可以有效降低死亡率。严重肉毒中毒个案或需要支援性治疗,包括机械式呼吸辅助。

预防方法

食源性肉毒中毒

  • 如自制罐装食物,应遵从正确制造罐装食物的守则及卫生程序。由于肉毒杆菌毒素可以被高温破坏,因此在进食自制罐装食物前应煮沸至少十分钟以破坏食物中可能存在的肉毒杆菌毒素。
  • 如发现盛器(例如罐头食品)损坏或凹凸,应避免进食。
  • 遵从罐装、樽装及真空包装上食物制造商的处理和贮存指示。
  • 「食物安全五要点」是5个简单而有效的方法,让大家在处理食物时跟从,以预防食源性的疾病:
  1. 精明选择(选择安全的原材料);
  2. 保持清洁(保持双手及用具清洁);
  3. 生熟分开(分开生熟食物);
  4. 煮熟食物(彻底煮熟食物); 和
  5. 安全温度(把食物存放于安全温度)。

请浏览以下食物安全中心网页以获取更多实用的资讯:

https://www.cfs.gov.hk/sc_chi/consumer_zone/safefood_all/five_keys.html

婴儿肉毒中毒

由于蜜糖可能含有能引致婴儿肉毒中毒的细菌,因此不应向十二个月以下的婴儿喂食蜜糖。

创伤性肉毒中毒

  • 伤口感染应及早求医及诊治
  • 避免注射非法毒品

医源性肉毒中毒

含肉毒杆菌毒素的注射物属药剂制品及医生处方药物,涉及注射肉毒杆菌毒素的程序只应由本地注册医生处方和施行。消费者应参阅香港医务委员会注册医生名单(https://www.mchk.org.hk/sc_chi/list_register/doctor_list.php)以查閲医生的相关资料及其专业资格。


网上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