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猴痘

猴痘
2023-03-20
什麼是猴痘?

自2022年5月中,世界衞生組織(世衞)接獲在不同國家(特別是在歐洲和北美的國家)出現猴痘個案的報告。這些個案大多數發現於向基層醫療或社會衞生科求診的男男性接觸者。世衞於2022年7月23日決定將多個國家/地方出現的猴痘爆發列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猴痘是一種由猴痘病毒引起的疾病。症狀包括在感染猴痘後的首數天出現發燒、劇烈頭痛、肌肉痛和淋巴結腫大。在發燒後約1至3天,口腔內會出現潰瘍,身體其它部位會出現皮疹。病徵一般持續14至21天,患者通常會自行痊癒。在過去的猴痘爆發中,患者的死亡率介乎1-10%。

當人與受感染的動物、受感染的人、或受污染的物件接觸,便可能受感染。人類如果被野生動物咬傷或抓傷,或直接接觸其體液,都可能會受感染。長期面對面接觸引致的飛沫傳播,或直接的體液接觸 (例如透過性接觸),亦可能令病毒人傳人。

市民應提高警覺,避免與懷疑感染猴痘的人士或動物作密切身體接觸;如出現發燒、劇烈頭痛、肌肉痛、淋巴結腫大、口腔潰瘍及皮疹等猴痘症狀,應盡快求醫。根據世衞最新的建議,懷疑感染猴痘的人士應避免外遊。

市民前往受猴痘病毒影響的地方應該採取預防措施以減低受感染風險。避免與病的人或動物接觸、在照顧病人或處理動物時,要穿戴防護裝備並在完成後洗手、徹底煮熟動物產品方可進食和如有任何可疑病徵,應及時求醫。

有關詳細資料請瀏覽猴痘健康資訊。

 詳情

 

準備及應變計劃

 

科學委員會建議

 

新聞稿

 

猴痘疫苗接種計劃

 

給醫生的信(只備英文版)

 

健康教育資源

 

受影響國家/地區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