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體
這是由一種名為肺炎支原體的細菌所引起的傳染病,在全年任何時間皆會發生,約每 3 至 7年便可能出現一次社區性爆發。
病徵
肺炎支原體可引致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通常會在1至4星期內逐漸病發。大部分受到感染的患者會出現輕微上呼吸道感染症狀,包括發燒、咳嗽、喉嚨痛、疲倦及頭痛等,只有5 至 10 %的患者會患上非典型肺炎。在健康及較年輕(少於40歲)的社區感染肺炎患者中,肺炎支原體為最常見的病原體之一,而當中以介乎 5 至 20 歲的社區感染肺炎患者的感染率最高。雖然肺炎支原體通常只會引起輕微疾病,但一些患者仍可出現肺炎、腦炎、腎功能受損和溶血性貧血等嚴重併發症,尤其是長者或免疫力弱的人士。
傳播途徑
肺炎支原體主要透過患者咳嗽或打噴嚏時所產生的飛沫在人與人之間傳播。此細菌亦可透過直接接觸患者的鼻喉分泌物傳播,或接觸剛被患者分泌物污染的物件間接傳播。肺炎支原體引致的爆發通常發生於擠逼的學校和院舍。
潛伏期
潛伏期介乎 1至4星期,通常為 3星期。
治理方法
大部分輕微感染的患者可自行痊癒。而肺炎或嚴重感染的患者,可用抗生素治療。
預防措施
現時並沒有疫苗可預防肺炎支原體感染,市民應採取一般預防呼吸道感染的措施:
1. 保持良好的個人衞生
2. 保持良好的環境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