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體
大腸桿菌是一種常見於人類和溫血動物腸道內的細菌。大多數大腸桿菌菌株都沒有害處,但某些菌株,如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則能產生強烈毒素,並可引致嚴重的食物傳播疾病。在眾多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的菌株當中,最為人熟悉的是大腸桿菌O157:H7血清型。其他血清型的菌株,例如大腸桿菌O104:H4亦可引致嚴重疾病和爆發。
病徵
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感染的病徵包括腹痛和腹瀉,甚至出血性腹瀉,而發燒和嘔吐亦可能出現。在嚴重個案中,可能會出現危及生命的併發症「溶血尿毒症」,引致腎功能衰竭。任何年齡的人士均有可能受到感染。雖然幼童和長者會較易出現嚴重的病情,但即使是年紀較大的兒童及成年人亦可能出現嚴重感染。
傳播途徑
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感染主要由進食或飲用受污染的食物,如生或未經煮熟的免治肉類、受污染的蔬果、未經消毒的奶類製品、受污染的水源等傳播給人類。另外,亦可透過直接接觸動物或其周圍的環境傳播。該病亦可透過糞口途徑在人與人之間直接傳播。進行水上活動,如於受污染的水中游泳,亦可能感染該病。
潛伏期
約為2 - 10天,一般是3 - 4天。
治理方法
治療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感染的主要方法是採用支援性治療。當患者出現嚴重腹瀉時,最重要的是補充失去的水分和電解質。患者如出現腎功能衰竭,更可能需要特定的支援和輸血治療。
預防方法
預防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感染的方法,跟預防其他食物傳播疾病相似。市民須注意個人及食物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