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体
「2019冠状病毒病」是由一种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冠状病毒2」的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疾病。
病征
2019冠状病毒病的最常见病征包括发烧、干咳及感到疲乏。其他病征包括丧失味觉或嗅觉、鼻塞、结膜炎、喉咙痛、头痛、肌肉或关节疼痛、皮疹、恶心或呕吐、腹泻、发冷或晕眩。有些受感染者只有很轻微或不明显的病征,有些则可能出现严重的征状,例如呼吸困难、胸口痛或精神混乱等。
2019冠状病毒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包括呼吸衰竭、急性呼吸困难综合症(ARDS)、败血症和败血症性休克、血栓栓塞及/或多器官衰竭,包括对心脏、肝脏或肾脏的伤害。有些患有 2019冠状病毒病的儿童和青少年可能会出现一种罕见但严重的疾病,称为儿童多系统炎症综合症(MIS-C),导致多器官衰竭和休克。
年龄较大或本身有健康问题的患者(例如高血压、心肺疾病、糖尿病、肥胖症或癌症等),有较大机会出现严重情况。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的资讯,大约 10-20% 的人可能会继续受到2019冠状病毒病的中长期影响,这些影响统称为新冠肺炎长期影响或「新冠肺炎长期综合后遗症」(「长新冠」)。「长新冠」的常见症状包括疲倦、气促、认知功能障碍、头痛、胸痛、关节疼等,可能会对日常生活带来影响。个别人士(尤其是儿童)可能会有多个器官受到影响或出现自身免疫情况。「长新冠」的症状可以在急性感染后的初期康复阶段新出现的,或是从一开始时持续下来,病情可随时间变化或反复。虽然现时仍未清楚这些征状会维持多久,但目前的研究显示,患者可以随着时间而改善。有研究显示「长新冠」较常在2019冠状病毒病重症患者出现,但任何人(包括轻症患者)在感染后都有机会出现此情况。根据世卫资料,接种新冠疫苗可减低「长新冠」的发病率,亦有研究显示接种了新冠疫苗的人士,与没有接种疫苗的人士相比,即使他们感染了,亦较少出现「长新冠」情况。
请参阅此网页了解更多有关长新冠资讯。
传播途径及潜伏期
传播途径包括经呼吸道的飞沫、触摸被病毒污染的表面或物件、短距离气溶胶或空气传播。病毒也可能在通风不良和/或拥挤的室内环境中传播。现时对潜伏期的估计大多是1到14天,而有些变异株的潜伏期可能更短,例如奥密克戎变异株,潜伏期约 3 天。
治理方法
治疗包括支援性治疗、舒缓症状、抗病毒药和中药等。
预防方法
2019冠状病毒病疫苗(新冠疫苗)接种
健康建议
市民应时刻保持个人和环境卫生,以预防个人受感染和防止病毒在社区扩散:
外游预防措施
出外旅游应注意以下预防措施:
给予2019冠状病毒病检测呈阳性人士的健康建议
2019冠状病毒病检测呈阳性人士应注意以下健康建议:
印尼文版 Bahasa Indonesia |
菲律宾文版 Tagalog |
泰文版 ไทย |
印度文版 हिन्दी |
尼泊尔文版 नेपाली |
巴基斯坦文版 اردو |
僧伽罗文版 සිංහල භාෂාව |
孟加拉文版 বাংলা ভাষা |
越南文版 Tiếng Việ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