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甲型肝炎

甲型肝炎

2019年8月19日

病原体

甲型肝炎是一种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脏疾病。

病征

甲型肝炎的病征与其他种类病毒性肝炎的病征相似,包括:

  • 发烧;
  • 疲倦;
  • 食欲不振;
  • 腹泻;
  • 恶心;
  • 腹部不适;及
  • 黄疸(皮肤及巩膜变黄、小便呈深色和大便呈浅色)。

不是每位甲型肝炎的患者都会出现所有症状。成人出现病征的情况较儿童多,而病情在年纪较大的人士中亦较严重。患者可能需要数星期或数月的时间康复。 

甲型肝炎感染不会造成慢性肝病,也很少致命,但亦有机会出现使人衰弱的症状和可引致高死亡率的暴发性肝炎(急性肝衰竭)。

传播途径

甲型肝炎主要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即透过接触或进食受感染者粪便污染的物件、食物或水而传播。另外,与感染者有紧密接触或性接触(不限于肛口接触)亦可传播甲型肝炎病毒。男男性接触者之间亦曾经爆发甲型肝炎传染。水源受污水污染或没经足够处理也可传播甲型肝炎,但并不常见。

潜伏期

甲型肝炎的潜伏期通常为14 - 28天,最长可达50天。

治理方法

目前没有特定药物医治甲型肝炎,治疗方法主要是舒缓不适和保持营养均衡,包括补充因呕吐和腹泻而流失的水分。

预防方法

在公众层面上,可以透过以下方式减少甲型肝炎的传播:

  • 供应充足的安全食水;
  • 食物安全;
  • 建立排污设施,妥善处理社区的污水及排泄物。

改善环境卫生、保障食物安全及接种疫苗是有效预防甲型肝炎的方法。

1.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

  • 经常保持双手清洁,尤其在进食或处理食物前,以及如厕或处理呕吐物或粪便后。洗手时应以梘液和清水清洁双手,搓手最少20秒,用水过清并用抹手纸或干手机弄干。如没有洗手设施,或双手没有明显污垢时,使用含70至80%的酒精搓手液洁净双手亦为有效方法。
  • 清理或处理呕吐物及粪便时,须戴上手套及口罩,事后必须彻底洗手。
  • 用膳时要使用公筷和公匙,不要与人共享同一食物或饮料。
  • 如出现呕吐或腹泻等肠胃病征的人士,不应上班或上学及应向医生求诊。
  • 患者或带菌者切勿处理食物和照顾儿童、年老和缺乏免疫力的人士。

2. 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

  • 保持地方及厨房器皿清洁。
  • 由于家用洗涤剂可能无法杀死甲型肝炎病毒,应经常以1 比 99 稀释家用漂白水(即把1 份 5.25% 漂白水与 99 份清水混和)清洁和消毒常接触的表面,如家俬、玩具和共用物件,待15 - 30 分钟后,用水清洗并抹干。金属表面则可用70%火酒清洁消毒。
  • 用吸水力强的即弃抹巾清理可见的污物,如呼吸道分泌物,然后用1 比 49 稀释家用漂白水(即把 1 份 5.25% 漂白水与 49 份清水混和)消毒被污染的地方及邻近各处,待15 - 30 分钟后, 用水清洗并抹干。金属表面则可用70%火酒清洁消毒。

3. 保持良好的食物卫生

  • 处理食物时应遵从食物安全五要点,即精明选择(选择安全的原材料)、保持清洁(保持双手及用具清洁)、生熟分开(分开生熟食物)、煮熟食物(彻底煮熟食物)及安全温度(把食物存放于安全温度),藉以预防由食物传播的疾病。
  • 只饮用煮沸后的自来食水或出品自可靠商户的樽装饮品。
  • 避免饮用来历不明的冰块所调制的饮料。
  • 从卫生及可靠的地方购买新鲜食物,不要光顾无牌小贩。
  • 进食彻底煮熟的食物。
  • 食物应彻底清洗。贝類海产应在清水中洗刷和冲洗。内脏如无须保留,应加以清除。所有贝類海产均须彻底煮熟方可食用。
  • 软体介贝类水产动物应加热至内部温度达摄氏90度并维持90秒。最好在烹煮前去除外壳,因外壳阻碍热力渗透,否则,在摄氏100度的沸水中烹煮至外壳打开,然后再煮3至5分钟。应弃掉烹煮后外壳仍未打开的介贝类水产动物。
  • 吃火锅时,分别使用两套筷子和用具处理生的和经烹煮的食物,以避免交叉污染。

*请浏览食物安全中心网页,以获得更多有关食物安全的资讯。

4. 甲型肝炎疫苗接种

甲型肝炎疫苗既安全,亦能有效预防感染。高危人士(包括较易感染甲型肝炎的人士和较常发生严重不良后果的人士)可谘询医生有关接种疫苗事宜,以保障个人健康。根据卫生防护中心辖下的疫苗可预防疾病科学委员会的建议,以下人士应接受甲型肝炎疫苗预防注射:

  • 前往甲型肝炎流行地区的外游人士
  • 患有凝血因子疾病而需要接受血浆衍生凝血因子替代治疗人士
  • 患有慢性肝病的人士
  • 男男性接触者

其他语言

印尼文版
Bahasa Indonesia
菲律宾文版
Tagalog
泰文版
ไทย
印度文版
हिन्दी
尼泊尔文版
नेपाली
巴基斯坦文版
اردو

网上资源